在老年病科的诊疗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老年患者。例如,最近有一位72岁的李大爷,长期感到肩胛骨内侧隐隐作痛。起初,他以为是因为下棋久坐或遛鸟时手臂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导致的劳累,因此在家自行贴了止痛膏药,虽然疼痛有时得到缓解,但没过几天,症状不仅没有改善,疼痛还开始蔓延到后背,并伴随轻微的胸闷。其实,这种看似普通的疼痛背后,可能潜藏着多种老年疾病的隐患,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肌骨系统退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肌肉、肌腱和骨骼逐渐出现退变。肩袖磨损或撕裂的情况十分常见。当像李大爷这样长期保持固定姿势时,肩袖反复受力容易造成损伤,主要表现为肩关节活动时疼痛加剧和抬臂困难。此外,肩周炎(又称“冻结肩”)在老年人中也很常见,通常是由于体质虚弱及气血不足所致,肩部的气血流通受阻,风寒湿邪入侵可导致肩部逐渐僵硬,并在夜间或天气变化时疼痛加剧。
心血管疾病
心脏疾病也可能引起肩背痛。这是因为心脏和肩背部的神经在体内有交汇,当心肌缺血(如心绞痛、心肌梗死)时,疼痛会放射至肩背部,尤其是左侧。老年人心血管弹性较差,动脉硬化的风险较高,其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能主要表现为肩背痛、胸闷和心悸。如果老人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病史,肩背痛伴随心慌、出汗和胸痛症状时,应该立即就医,以免耽误治疗。
呼吸系统问题
老年人中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的患者较多。当肺部炎症扩展至胸膜,引发胸膜炎时,会出现肩背部放射痛,并可能伴有咳嗽、胸痛和发热等症状。此外,肺癌也可能引起肩背痛。当肿瘤侵犯胸壁或压迫神经时,疼痛会固定在一侧肩背部,常伴有咳嗽带血、消瘦和乏力等症状。长期吸烟或有肺部疾病史的老年人,肩背痛出现时应重视肺部检查。
消化系统问题
中医认为“肝胆相照”,胆囊与肩背部的神经存在关联。老年人胆石症患者,在胆囊炎或结石刺激时,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同时伴随右上腹隐痛、恶心或苦口等症状。此外,食管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也可能导致肩背部不适,伴随烧心、反酸及吞咽时异物感等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单纯的肩背问题。
中医解读肩背痛
中医认为,老年人的肩背痛通常与“虚、瘀、邪”有关。老年人气血亏虚,易受外邪侵袭,导致经络不畅,出现疼痛。随着年龄的增长,脏腑功能衰退,易出现气滞血瘀,继而引发疼痛。像李大爷的情况,医生在诊治时会结合舌象和脉象判断是气血不足兼风寒湿痹,还是气滞血瘀,对症施治,采用中药、针灸或推拿等方法。如针灸可选择肩髃、肩贞和天宗等穴位,旨在疏通肩部经络气血;内服中药的病患可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进行补气养血,而血瘀明显的则可使用血府逐瘀汤来活血化瘀止痛。此外,还可结合拔罐和艾灸以温通经络、散寒除湿、缓解疼痛。
日常预防
1. 适度锻炼,维护筋骨:老年人不宜长时间久坐或保持固定姿势,适合的运动如打太极及练八段锦,有助于活动肩关节、滋养气血。每天坚持锻炼有助于促进肩部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预防肌骨退变。但需注意,锻炼应适度,动作不可过于剧烈,以免造成损伤。
2. 注意保暖,避免外邪:老年人阳气较弱,易受到风寒湿邪的侵袭,寒冷天气要及时增添衣物,尤其肩背部的保暖,避免空调或风扇直接对着肩膀吹。阴雨天应减少外出,防止外邪入侵加重疼痛。
3. 关注身体,警惕信号:肩背痛并非小事,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如出现疼痛,应该注意是否伴随其它症状,如胸闷、心慌、咳嗽、腹痛等,若出现需及时就医,以便早诊断和治疗。此外,选择像[J9九游会]一样专业的健康管理平台,可帮助及时监测和维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