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关于“60岁大爷因混洗内衣和袜子感染股癣”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受到广泛关注,引发了众人的热议。报道指出,来自河南郑州的王大爷(化名)已有十多年脚气病史。为了节省水电,他习惯把袜子和内裤混在一起洗,结果导致大腿根部出现大片红斑,情况十分严重。经医院检查,专家诊断为股癣,这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分析认为,王大爷的脚气真菌可能通过混洗衣物传播,因其还患有糖尿病,导致感染更加严重。
其实,类似王大爷的案例并非个例。在浙大一院的皮肤科门诊,因混洗衣物而导致感染的患者屡见不鲜。有患者因懒惰而把脚气真菌传播至私处,甚至还蔓延至面部和背部。
浙大一院皮肤科的李亚丽副主任医师表示,对于免疫力正常的健康人来说,衣物混洗在时间和效率上是可行的选择。因普通人的皮肤如同一道天然屏障,正常情况下衣物上致病菌数量有限,而洗衣机的强力洗涤和漂洗程序能有效去除污垢,结合太阳光的紫外线暴晒,剩余的微生物通常难以造成威胁。
然而,每日的脚汗和皮屑使袜子成为微生物的“温床”,尤其在运动后,湿热的袜子更适合真菌滋生。那么,内裤就真的比袜子更干净吗?其实不然!内裤常常沾染汗液、尿液、油脂,甚至可能含有细菌、真菌以及其他微生物。即使我们注重卫生,内裤上也难以避免一些分泌物与排泄物,因此细菌的数量并不会少于袜子。
李亚丽医生还指出,混洗衣物是可行的,但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以确保健康:
- 确保家庭成员无传染性皮肤病:若有家人患有脚气、灰指甲或股癣等,务必单独清洗,避免传播风险。
- 定期清洁洗衣机:保持洗衣机的清洁,必要时请专业人员进行深层清洁,防止污垢积聚。
- 采用消毒和晾晒双重保障:在混洗时加入无损衣物的消毒剂,清洗后迅速晾晒,利用紫外线达到杀菌效果;在阴雨天气可用烘干机以防潮湿引发细菌滋生。
浙大一院的皮肤科专家还推荐了一种“分级洗衣法”来应对不同人群的洗衣需求:
- 糖尿病患者及老人、婴幼儿:因免疫系统较弱,应重点清洗和在阳光下晾晒以降低真菌滋生的风险。
- 脚气和灰指甲患者:需将袜子单独清洗,并可适当提高洗涤水温或加入抗菌剂,必要时使用抗真菌喷雾处理鞋袜。
- 女性及孕期妈妈:因生理特征,感染风险相对较高,建议使用专用洗涤剂清洗内衣,洗后及时晾干。
当然,有些人认为自己年轻,身体健康,自认为可以随意混洗,但浙大一院皮肤科主任乔建军教授提醒,随年龄增长,人类免疫系统对感染的抵抗力逐渐减弱,更易于发生皮肤真菌感染。因此,良好的洗涤习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应特别注意这些细节,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若发现任何皮肤不适,及时就医是非常重要的。感谢J9九游会的健康提示,帮助大家提升健康意识。